龟鹿二仙胶,中医方剂名。为补益剂,具有滋阴填精,益气壮阳之功效。主治真元虚损,精血不足证。腰膝酸软,形体消瘦,两目昏花,发脱齿摇,阳痿遗精,久不孕育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治疗内分泌障碍引起的发育不良、重症贫血、神经衰弱以及性功能减退等疾病属真元不足,阴阳两虚证者。
功 用:滋阴填精,益气壮阳
主 治:真元虚损,精血不足证
分 类:补益剂-阴阳并补剂
出 处:《医便》
龟鹿二仙胶歌诀
《医便》龟鹿二仙胶,人参枸杞熬成膏,滋阴益肾填精髓,“精极”用此疗效高。[1]
龟鹿二仙胶组成
鹿角、龟版、人参、枸杞子。
龟鹿二仙胶用量
鹿角(新鲜麋鹿杀,角解的不用,马鹿角不用,去角脑梢骨二寸绝断,劈开,净用)5000g,龟板(去弦,洗净,捶碎)2500g,人参450g,枸杞子900g。
龟鹿二仙胶用法
前三味袋盛,放长流水内浸三日,用铅坛一只,如无铅坛,底下放铅一大片亦可,将角并版放入坛内,用水浸,高三五寸,黄蜡三两封口,放大锅内,桑柴火煮七昼夜,煮时坛内一日添热水一次,勿令沸起,锅内一日夜添水五次;候角酥取出,洗,滤净取滓,其滓即鹿角霜、龟版霜也。将清汁另放,外用人参、枸杞子用铜锅以水三十六碗,熬至药面无水,以新布绞取清汁,将滓石臼水捶捣细,用水二十四碗又熬如前;又滤又捣又熬,如此三次,以滓无味为度。将前龟、鹿汁并参、杞汁和入锅内,文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,乃成胶也。候至初十日起,日晒夜露至十七日,七日夜满,采日精月华之气,如本月阴雨缺几日,下月补晒如数,放阴凉处风干。每服初起4.5g,十日加1.5g,加至9g止,空心酒化下,常服乃可。现代用法:上用铅坛熬胶,初服酒服4.5g,渐加至9g,空腹时服用。
龟鹿二仙胶功用
滋阴填精,益气壮阳。
龟鹿二仙胶主治
真元虚损,精血不足证。腰膝酸软,形体消瘦,两目昏花,发脱齿摇,阳痿遗精,久不孕育。
龟鹿二仙胶方义
本方证由肾元虚损,精血阴阳不足,筋骨形体失养五脏失充所致。故见腰膝酸软,形体瘦削,两目昏花,发脱齿摇,阳痿遗精,男子精少不育,妇女经闭不孕,未老先衰等诸虚百损之症。治当阴阳并补,滋阴填精,益气养血之法。方中鹿角胶甘咸微温,温肾壮阳,益精养血;龟版胶甘咸而寒,填精补髓,滋阴养血,二味俱为血肉有情之品,能补肾益髓以生阴阳精血,共为君药。人参大补元气,与鹿、龟二胶相伍,既可补气生精以助滋阴壮阳之功,又能藉补后天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;枸杞子补肾益精,养肝明目,助君药滋补肝肾精血,同为臣药。[2]
龟鹿二仙胶配伍特点
四药合用,阴阳气血并补,先后天兼顾,药简力宏,共成填精补髓,益气壮阳之功,不仅可治真元不足,诸虚百损,亦能抗衰防老,生精种子,益寿延年。
龟鹿二仙胶运用
以腰膝酸软,两目昏花,阳痿遗精为辨证要点。
龟鹿二仙胶加减化裁
若虚阳上扰,头晕目眩者,加杭菊花、明天麻以熄风止眩;阳痿者,可加淫羊藿、海狗脊等以助暖肾壮阳之效。
龟鹿二仙胶附注
龟鹿二仙胶附方 七宝美髯丹
组成:赤何首、白何首、赤茯苓、白茯苓、牛膝、当归、枸杞子、菟丝子、补骨脂。
用量:赤、白何首乌(米泔水浸三四日,瓷片刮去皮,用淘净黑豆二升,以砂锅木甑,铺豆及首乌,重重铺盖蒸之,豆熟取出,去豆晒干,换豆再蒸,如此九次,晒干,为末)各500g,赤、白茯苓(去皮,研末,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,取沉者捻块,以人乳十碗浸匀,晒干,研末)各500g,牛膝 (去苗,酒浸一日,同何首乌第七次蒸之,至第九次止,晒干)、当归 (酒浸,晒)、枸杞子(酒浸,晒)、菟丝子 (酒浸生芽,研烂,晒)各240g,补骨脂 (黑脂麻炒香)120g。
用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,共一百五十丸。每次一丸(5g),一日三次,清晨温酒送下,午时姜汤送下,卧时盐汤送下。现代用法:碾细,炼蜜丸,每丸重10g,早晚各服1丸,淡盐开水送服。
功用:补益肝肾,乌发壮骨。
主治:肝肾不足证。须发早白,脱发,齿牙动摇,腰膝酸软,梦遗滑精,肾虚不育等。
出处:《积善堂方》
龟鹿二仙胶化裁方之间的鉴别
七宝美髯丹与龟鹿二仙胶均为阴阳并补,养生延衰之剂。其中龟鹿二仙胶重用血肉有情之龟版胶、鹿角胶,并配人参,属峻补精气阴阳之剂;七宝美髯丹则重用擅长益精血,乌须发的何首乌,配伍之药多滋而不腻,温而不燥,滋补之力虽不及龟鹿二仙胶,但补而不滞,为平补肝肾精血之剂。
龟鹿二仙胶重要文献摘要
1、原书主治 《医便》卷l:“男妇真元虚损,久不孕育;男子酒色过度,消烁真阴,妇人七情伤损血气,诸虚百损,五劳七伤。”
2、方论选录 《古今名医方论》卷4:“人有三奇,精、气、神,生生之本也。精伤无以生气,气伤无以生神。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,善通督脉,足于精者,故能多淫而寿;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厚,善通任脉,足于气者,故能伏息而寿。二物气血之属,又得造化之玄微,异类有情,竹破竹补之法也。人参为阳,补气中之怯;枸杞为阴,清神中之火。是方也,一阴一阳,无偏胜之忧;入气入血,有和平之美。由是精生而气旺,气旺而神昌,庶几龟鹿之年矣,故曰二仙。”[3]
[2]
参考资料
- 1. 汪昂(清).《汤头歌诀》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7年9月第1版
- 2. 邓中甲.《方剂学》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1年9月
- 3. 罗美(清).《古今名医方论》:人民军医出版社,2007年11月第1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