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半夏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为理气剂。具有化痰散饮,和胃降逆之功效。主治痰饮呕吐。症见呕吐痰涎,口不渴,或干呕呃逆,谷不得下,小便自利,舌苔白滑。
中文名:小半夏汤
别 名:半夏生姜汤、半夏汤、鲜陈汤
出 处:《金匮要略》卷中
组 成:半夏、生姜
功 用:化痰散饮,和胃降逆
主 治:痰饮呕吐。
分 类:理气剂
小半夏汤歌诀
小半夏汤有生姜,化痰降逆基础方;主治痰饮呕吐证,若加茯苓效力彰。
小半夏汤组成
半夏一升(20g),生姜半斤(10g)。
小半夏汤用法用量
以水七升,煮取一升半,分温再服。
小半夏汤功用
化痰散饮,和胃降逆。
小半夏汤主治
痰饮呕吐。呕吐痰涎,口不渴,或干呕呃逆,谷不得下,便自利,舌苔白滑。
小半夏汤方义
本方证因痰饮停于心下,胃气失于和所致。痰饮停于胃,胃失和降则呕吐,谷不得下。呕多必津伤致渴,渴者为饮随呕去,故为欲解;若呕反不渴,是支饮仍在心下之故。治宜化痰散饮,和胃降逆。方中用半夏辛温,燥湿化痰涤饮,又降逆和中止呕,是为君药。生姜辛温,为呕家之圣药降逆止呕,又温胃散饮,且制半夏之毒,是臣药又兼佐药之用。二药相配,使痰祛饮化,逆降胃和而呕吐自止。仲景所创该方,对于后世痰饮呕吐或胃气上逆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已成为祛痰化饮或和胃降逆止呕的常用配伍组合。[1]
小半夏汤配伍特点
方用半夏化湿除痰,和胃降逆;配以生姜既制约半夏毒性,又增强温中和胃止呕作用,为其配伍特点。
小半夏汤运用
1、本方为治疗痰饮呕吐的基础方。临床应用以呕吐不渴,苔白滑为辨证要点。
2、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胃炎、内耳眩晕症及化疗后所致的胃肠反应等属痰饮呕吐者。
小半夏汤加减化裁
临床如见脾胃虚寒,加附子、干姜、丁香、吴萸;胃火上逆,加山栀、黄芪、竹茹;饮食积滞,加山楂、神曲;胃阴不足,加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芦根、枇杷叶等。
小半夏汤使用注意
忌羊肉汤。
小半夏汤附方
名称:半夏干姜散
组成:半夏、干姜
用法:上二味,杵为散,取方寸比,浆水一升半,煮取七合,顿服之
主治:中阳不足,寒饮内盛证
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
功用:温中散寒,化饮降逆
名称:大半夏汤
组成:半夏、人参、白蜜
用法:前二味水煎,汤成去滓,入白蜜和服
主治:胃反证
出处:《金贾要略》
功用:和胃降逆,益气润燥
名称:茯苓半夏汤
组成:半夏、茯苓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四钱,水一大盏,生姜七片;煎至七分心服
主治:湿痰证
出处: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功用:燥湿化痰
小半夏汤重要文献摘要
1、《金匮玉函经二注》赵以德:半夏之味辛,其性燥,辛可散结,燥可胜湿用生姜以制其悍;孙真人云:生姜呕家之圣药,呕为气逆不散,故用生姜以散之。
2、《古方选注》:小制之方,以脾胃二经分痰饮立治法。盖胃之支脉有饮,则胃逆为呕而不渴,主之以半夏辛温泄饮,生姜辛散行阳,独治阳明,微分表里。
3、《医宗金鉴》:半夏、生姜温能和胃气,辛能散逆气。
参考资料
- 1. 小半夏汤 Xiao Ban Xia Tang .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(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)[引用日期2018-09-06]